百万瓦特专访--"彭强:创意的跳跃者" 

2015-03-04 13:02 发布

image001.jpg

老瓦:在严格的意义上,作为一个展览设计师出身的彭强算不上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他希望能把自己的职业分成四块:四分之一是跨界设计师,四分之一是创意策划人,四分之一是设计经纪人,最后四分之一想成为创意的玩家。 他说:我总是喜欢跟不同专业的创意合作伙伴合作,为不同行业的客户和不同需求的品牌,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没有什么感觉能比跟一帮热爱创意的兄弟,一起跨界挑战新的项目,并且还能够乐在其中的工作状态更有意思了,我很享受这一个过程。最理想的职业状态是,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创意的跳跃者,跃过创意的春夏秋冬。

image003.jpg

1

老瓦:你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听起来很不靠谱的职业想法?
彭强:我总是在找一个点,好像就是黄金分割点那个位置,在这个点上我一直希望能平衡商业和艺术的两端,链接最优秀最有热情的创意人,为客户做跨界的解决方案。从我16年前来北京的第一天,我身边就充斥着很多有想法的哥们:有做设计的,有玩音乐的,有玩艺术的,有拍电影的,有写诗的,还有研究易经的。我们那时候住在中央美院附近的乡村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现在的手机,每天最多的时间就是在不断的交流、辩证和思想碰撞。当时我总是惊叹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和经历,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样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3年,以大家先后住进楼房和用上手机为终点。在这些朋友中,不少人都认识15年以上了,大家都有共同的成长历程,现在很多人已经在各自专业的领域里成为翘楚。2000年到2002年两年我做了两年的室内设计相关工作,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一直从事展览行业,从2008年之后的这几年我一直在做一些看上去杂乱无章的事情。其实,我是一直想尝试围绕展览行业去打造一个创意的生态系统。尽管在很长时间里,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造这样的生态系统,也不知道如何去打造,只是凭感觉一直在往下做,当然,现在是越来越清晰了。

image005.jpg

2

老瓦:你觉得该如何去实现这个想法?
彭强:实现这个想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造团队,成立公司。
我们的团队始创于2006年,跟百万瓦特同一时间创立,最初以展览展示和室内设计及施工服务为主业。随着国内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团队本身的日渐成熟,我们基于展览展示行业尝试了创意的交叉和跨界,协同不同专业领域内的合伙人,在一系列的项目中,我们以展览展示为基础,先后尝试了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影片制作、数字多媒体和品牌策划一系列的跨界创意设计项目。
但是折腾这么多跨界的创意和设计相关的事情后,我们得到了一些实际的好处,也极大的扩充和丰富了我们本身的人脉及资源,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但同时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本身的团队有很大的不可突破的局限性。于是,在2014年我们重组了我们的团队及组织形式,并且重回展览展示行业,聚焦到展览展示设计上来,我们想打造一个全新的展览展示、创意创新的组织“瓦特公社”。


老瓦:作为百万瓦特最早创立的核心人员之一,彭强是成就百万瓦特幕后推手之一,但在做传统企业还是做网站平台之间,他选择了前者。经过8年时间,现在又回归了,大家携手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展览行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3

老瓦:听说你现开始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对你有影响吗?
彭强:当然有。
要是在三年前你跟我谈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一是:觉得不懂,也不想了解,二是:我觉得那些都有些过时,太老土了。但现在可能是年龄大了,接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高人多了。现在有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比如说我从前看国外那些做得很好的品牌公司,总是觉得他们很强,从小我们就是被西方美国那些文化引导的审美精神。一直迷恋甚至崇尚他们的生活方式跟美学态度。以前是不太爱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现在会批判性的看,易经分阴阳,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另外,西方现在的文化也是他们传统文化的延伸,他们讲究是向外与征服,他们经常宣称要征服大自然。我们是向内的,讲究内省,像道家就是在提倡内观,我现在觉得我们自己更需要跟自己文化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的艺术是最大限度的表现,发散式的,他追求最大限度的发散,很容易出现透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收和藏 ,讲究顺其自然,该出手就出手,该收就得收。不是一味的追求发散,比如周易里面说的潜龙勿用;飞龙在天,飞到一定程度了要自己往下降,叫亢龙有悔。传统文化强调规律,根据宇宙的规律,四季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得出人情世故的规律,有这样一个韵律。但现在的西方的文化不是,他们追求一味的发散,更高更快更强,所以,西方很多艺术家到最后都疯了(笑,开个玩笑),比如梵高,比如高迪。西方的文化教我们尽可能的追求和表现,实际上并不合适我们东方人。我们还是应该从中国文化的精髓里学习,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该收的时候要收,该藏得时候要藏,该放的时候要放。当然,这只是我浅显的理解。


image011.jpg
image013.jpg
image015.jpg

4

老瓦:你怎么看待“瓦特公社”?
彭强:我有一个老师,叫安金磊,在河北当农民,他可不是一般的农民,可以称得上农业禅学家,他有他一套“农业禅“的种田方式,用易经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智慧来种地。他解释的有机:是让田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有机会活下去。比如说他种田从来不杀虫,也从来不浇水,甚至连野草都不除。他通过在地里搭配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和蔬菜,来达到驱虫的目的。比如玉米旁边种蓖麻,蓖麻的气味是可以驱散玉米上面的虫子的。田里头专门有一块地,种虫子爱吃的卷心菜,让地里的虫子都来这块地里头吃菜,这样虫子就不会再去吃其它的菜。他在田里头弄了一块湿地,通过湿地的循环,他可以做到地里头也从来不浇水,甚至大量的麻雀每天都准时来地里头喝水。成了当地一景。当地人都戏称全县的麻雀都每天准时去安金磊的地里头开会。刚开始他这么做的时候被人骂死脑筋。有一年河北大旱,所有人颗粒无收,就他丰收,从此出名, 现在中国农业部,以色列农业部都找他合作,习大大也会见过他。
作为瓦特公社的发起者,我觉得瓦特公社的意义就在于打造一个一个创意的生态系统。让设计师在这个系统里都能活下去,而且能活得很好,自然的朝更大化发展。回到设计里,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打造一套系统,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服务都很单一,比如做个展台设计,做个室内设计,但实际上,做创意做设计需要创意、设计、 技术和项目管理的系统支持,这个系统不是一两个人来完成,需要瓦特公社这样一个大的平台,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协同合作,通过系列的服务手段来实现。比如,在德国有一个做博物馆的团队,8位核心团队成员里面只有一个设计师,其他人都是社会学家、行为学家等等,所以他们提供的方案都是系统性的方案。而我们现在做展览通常都是设计师在做,比较割裂,所以建立这样一个有机的系统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image017.jpg

5

老瓦:瓦特公社的目标是什么?
彭强:瓦特公社未来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通过展览展示提升国内品牌的价值。让我们的国货也可以直面LV,爱马仕,法拉利,苹果,宜家的竞争(当然这儿目标还很遥远,笑)。我相信通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会出很多真正有价值的品牌,他们会带着我们中国人的美学和价值观走向世界。因为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做支撑,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们都是在收购别人的品牌,我们还没有很好的中国品牌能够在世界上代表我们的美学及价值观。希望我们能伴随几个卓越的国内品牌一起发展壮大,我们要做的是运用展览展示创意的力量把这些优秀品牌展现到世界面前。

第二件事情是,我们一直在打造我们的商业模式、工作模式和合作模式。不管是我们周边的朋友、客户、创意人、设计师、艺术家、设计公司的同仁们,还是未来能合作的个人及团队,我们都希望能产生合力,互相促进的能合力,聚合大家的能量,一起打通创意的任督二脉(笑,做了一太极的姿势),为迎接中国创意最好的时代来临做好准备。

第三件事情是:将看展览,逛展厅,游博物馆变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热门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展览人来看我们目前的这些作品。大部分的商业展览太不好玩了,也没有任何的体验感,一进展厅闹哄哄的,没有很好的整体感和品质感,大家都没有进去看的欲望了。大部分的展厅和博物馆也是千遍一律的,没有个性没有特点。如果我们通过创新的组织方式和创新的平台集合大家的力量能让一些展览,一些博物馆好玩起来,让大家去参与到展览展示中来,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把看展能当作一个体验趣味的生活方式这个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理想。


image021.jpg

6
老瓦:最后,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彭强:最后,我想说的是,尽情的享受生活,尽情的玩得高兴。当然这个“生活”并不简单,这个“玩”也并不容易。我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朋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工作即生活,生活即修行”当然这句话需要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的。我目前只能是在繁重的设计工作中,把设计当作一个好玩的事情去玩,在繁忙的事务中发现好玩的人和地方,跟他们一起体验工作中及生活中的种种。


老瓦:最后我放了几张照片在文章中穿插了下。这些照片都是彭强在外地工作出差中的忙中偷闲拍的照片,愿大家都能做个创意的跳跃者,跃过生活与工作的边界,链接工作与生活的乐趣。顺代说一下,彭强接下来会作为我们专访的主持人,会为大家采访更多的有趣有料的会展创意人。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image033.jpg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29

  • zouxinlei
    zouxinlei 2015-3-11 13:39:43
    展览行业确实需要新鲜的血液 和新的灵魂来填充了,中国人在这10几年间 看似知道了什么是展览,却越来越看的狭隘. 展览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家都认识SHOW这个单词了,  却恰恰忘记了  SHOW 翻译过来就是展览的意思,而现在的中国人,甚至说展览人 只是把展览狭隘的看成是展馆里那些物料的堆积~ 认为是一种边缘化的行业,有的时候我也在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也只是在进行一种"精神"与"物质"双重浪费的工作.着恰恰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今天我看了这个帖子,突然有种APECE蓝的感觉.展览 不就应该是一种思维极大跳跃的行业么,有那种设计的覆盖面能有展览设计涵盖的面更广? 这么广的涵盖 又怎能只用一种方法解决?
    我很愚笨也在原地徘徊了很久~我希望能认识些真正拥有自由的人~
  • 黑白和蓝
    黑白和蓝 2015-3-4 17:13:54
    牛逼膜拜
  • 2015-3-6 08:37:46
    云梦一中的同学啊
  • 坚强。
    坚强。 2015-3-6 09:38:08
  • 百变神抄
    百变神抄 2015-3-6 15:37:34
      原来易经是可以这么理解的..........................!!!
  • 7184
    7184 2015-3-6 22:24:59
  • fengdou1989
    fengdou1989 2015-3-7 13:45:22
  • 杜若微沙
    杜若微沙 2015-3-7 15:08:38
1234下一页
百万瓦特专访--"彭强:创意的跳跃者"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