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内正在加强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双碳体系完善的新征途才刚刚开始 

2023-12-26 12:19 发布

15 0 0

7月1日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正式施行。法规里提到:将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鼓励碳普惠减排量进入碳交易市场。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迎来了个人减碳的时代其广东早在2022年就上线了全国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如今有20多种生活场景减碳量得到认证。广东、、北京、成都、福建、湖北、重庆、浙江等多个省份都进行了一些探索。自动化流水线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


虽然这种个人减碳的方式新奇热闹,然而国内能源和工业的碳排放占全部碳排放的80%,高耗能企业始终站在减排前线。全国在、、北京、广州等九个地区建立了碳交易试点交易所。市场中交易的对象分为两种。一是被动加入,指纳入控排体系的高耗能企业才有,由分配给企业,据悉国北京、重庆电力通过当地碳交易所,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累计超过16万旽。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加入,任何企业都可以自愿参与。与此同时,碳交易相关金融赋能产品展开研究和应用,比如国浙江电力联合当地金融机构推出"碳效码等数据产品,已累计惠及企业60余家,发放绿色金融贷款超过13亿元。


五花八门的碳计量和碳监测


碳计量作为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基础,故精准的计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2022年1月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要完善碳排放计量体系,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健全碳计量标准装置,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同时,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全国各地省也进行了五花八门的碳计量和碳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安装计量装置直接测碳


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在江苏正式上线,国江苏通过安装计量装置,时监测排放气体的流速、压力、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现标況下电厂机组碳排放量的精准计量。并联合意向合作的火力发电企业,研发并上线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目前已在9家电厂、15台火电机组上应用。


卫星测碳


四川电科院研发的威远县碳中和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监测碳排放、决策碳减排、感知新发展大核心场景。创新引入卫星遥感,利用碳卫星扫描获取区域二氧化碳浓度,经过采样和数据补全等过程处理,现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监测。国四川电力通过碳卫星获取全省2022至2022年每日碳浓度数据掌握基本排放情况并鉴别浓度高值区及较增长区,同时结合重点地区产业分布,开展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根因分析。


以电折碳


通过电力数据测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一种常用的方式。通过收集历史的煤、油、气等能源数据,结合碳排放因子,计算获得历史碳排放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或神经络等方式,拟合电量与碳排放量的关系,从而在不获取当期能源数据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电量数据来现碳排放量的监测。


国青海电碳模型误差为4%左右:国青海省电力基本电碳模型完成19年、20年及2022年本省碳排放品测算,与省生态环境厅碳排放测算结果对比,两者年度碳排放总量结果相近,相对误差为4%左右。


国福建电碳生态地图:国福建省电力有限、厦门供电联合国英大碳资产管理发布电碳生态地图,通过电力大数据融合链接煤、油、气、热等其他各类能源消费数据,现电量看区域、行业、企业碳排放的全景、动态展现,服务决策施策和社会用能转型。打通电-碳-能数据链条,以规上企业为对象绘制电碳生态地图,包括区域碳排放热力图、各行业碳电强度分析图、同行业各企业碳电强度分析图、企业与行业碳电强度对比图等四张图,目前已覆盖厦门地区1836家工业企业。


以能算碳


通过统计和获取企业、行业、区域的煤、油、气等能源基础数据,参照(或国际)碳排放换算标准,计算获得碳排放量。电科院建设了供电碳排放(主要包括发电环节碳排放、输配电环节碳排放)监测平台。平台根据颁布的碳核算标准,以行业级、企业级电力消费数据为基础,融合应用碳核算数据库能源消耗数据,设置了能源流图碳足迹企业碳排热力图等功能,现对发电和电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供电碳排放强度的测算及动态监测与分析。


碳计量相关标准和规范


但是目前落地的碳计量和碳监测技术应用案例,仍以某一区域数据接入为主,如同一个个散落在各地的孤岛。那么在开始之初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非常重要。3月14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4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问题,碳排放数据规范还需进一步加强。各省市生态环境厅出台了本区域的分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指南。








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3月22日,能源局发布施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23762022)。业内认为,这是提升企业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能源局施的这份能源电力行业标准,是国内首个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行业技术标准,填补了我国发电领域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行业标准空白,完善了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核算技术体系。


碳计量体系完善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施方案(意见稿)》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会正按程序申请成立。


5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批准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该中心是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的首个碳计量中心,建立了标准化碳计量验室。


6月17日,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会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家双碳计量技术会,构建双碳计量标准体系、引领双碳计量技术研究、规划计量技术发展方向、开发专用检测设备。


6月24日,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云揭牌仪式举行,全国首个政企协作的省级双碳运营服务中心正式投用。该中心具备碳减排服务、碳资产运营、碳排放交易、碳评估认证和低碳技术研究五大功能。








这一系列机构的建立也表明了国内正在加强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完善的新征途才刚刚开始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解读国内正在加强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双碳体系完善的新征途才刚刚开始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